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香港剧首页 电影 谁能当电影节评委

谁能当电影节评委

原标题:谁能当电影节评委

转载来源:娱乐硬糖(yuleyingtang)

无论如何,电影节总算找到了吸引大众注意的方法。以前人们还只是事后褒贬下获奖名单,现在一上来就连评委都看不惯了,传播周期有效拉长。

近日,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释出评审团名单。可吃瓜群众定睛一看,这怎么像六公主的“星辰大海”青年演员计划2.0版本,活脱脱一个电影小生提携名单——除了金鸡影帝朱一龙外,还有刘昊然、屈楚萧、于适等。

因为《消失的她》和《河边的错误》,朱一龙算是手握商业、文艺片双爆款,当上北影节天坛奖的评委,尚可视为情理之中的加冕。但去年演文艺片直接被群嘲出“燃冬梗”的刘昊然,以及频频爆出负面新闻也并无演技代表作的屈楚萧、于适,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?

虽然他们担任的是次要单元创投、短片的评委,但与往年的评委相比,在资历与成绩上还是差了一截。比如去年创投单元的演员评委,是演技已经获得肯定的75花姚晨和85生黄轩。

去年三金影后周冬雨当北影节评委的时候,也受到了一些争议,毕竟跟她同坐的是享誉国际的大导演张艺谋、关锦鹏。今年则更有些离谱了,关锦鹏到了创投单元当评委,跟他“平起平坐”的是刘昊然。

有网友戏称,北影节批发的不是青年评委,而是内娱大导的嫡长子们。创投评审有张艺谋的亲闺女张末、陈思诚的“亲儿子”刘昊然,短片评审有郭帆的“亲儿子”屈楚萧、乌尔善的“亲儿子”于适。

不是咱们对演员评委有偏见,张颂文、李雪健、吴京、巩俐等都曾担任过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委,那是没有争议的。创投单元也邀请过姚晨、张雨绮等大花,也较少争议。但今年这波评委队伍年轻化运动,着实让不少人看不明白了。

诚然,电影圈需要青年演员来吸引关注,可找他们当个推广大使足矣,比如易烊千玺、吴磊都曾担任过推广大使。但当评委,他们够格吗?

评委降级,演员提咖

这批青年演员当上评委之所以惹来一些争议,是因为他们的实力不被群众广泛认可。我所说的实力是指,演技、作品、阅历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。尤其在阅历方面,年轻演员没演几部戏,连自己的戏都没搞明白,就来评价别人的演技和作品,未免有失公允。就算是来当大众评委,都嫌缺乏普通人的真实人生体验呢。

回顾历届北影节评委团,不难看出,整体有一个国际星光降级的趋势。最早几届,北影节请来的外国明星、导演相当多。第二届有《复仇者联盟》剧组、詹姆斯·卡梅隆。第三届开始评天坛奖,请来了韩国著名编剧、导演姜帝圭,俄罗斯著名导演尼基塔·米哈尔科夫以及多伦多电影节艺术总监卡梅隆·贝利等。后面几届也有《这个杀手不太冷》演员让·雷诺、导演吕克·贝松,《速度与激情》导演罗伯·科恩以及《入殓师》导演泷田洋二郎等。而第十届以前,北影节每年最多一个演员评委。而且能去当评委的都是演技被认可的青衣大花,比如周迅、舒淇、蒋雯丽、刘嘉玲。

自从2018年开始,北影节有了明显变化,增加中国评委名额,连续配置了双中国演员评委阵容。第十一届有张颂文、陈坤,第十二届有秦海璐、吴京,第十三届张颂文又带着周冬雨来了。

其他评委中,除了国内著名导演,也吸纳了很多东中亚、第三世界的电影人。比如去年有泰国、以色列导演以及阿根廷策展人。今年有巴西、塞尔维亚导演。看来,咱们北京的电影节要有自己的特色,开始去西方主流星光化。

评委扩容给了青年演员晋升评委的机会,周冬雨是第一个拿到入场券的。当然,此前她已经在2021年上影节替补当上了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评委,当时宋佳因为档期原因退出评委席。上影节评委的含金量还是高于北影节的,因为这是国内唯一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,全球一共就14个A类。

总的来说,一个演员有没有资格当评委,主要还是看演技与作品是否受到认可。这种认可包含两种情况:一种是群众的共识,比如张颂文一个演技奖都没拿过,但是公认的演技派,当了两次上影节金爵奖评委,都没受到争议。另一种是有含金量的奖项,比如宋佳是金鸡、白玉兰双影后,周冬雨是三金影后,朱一龙是金鸡影帝。

而这次当上评委的青年演员们,只能说是与电影节达成了一种互利共谋。电影节通过他们当评委收获一波话题热度,他们自己则获得提咖的名誉价值——你哥哥拿过奖?我哥哥还是评委哩!

演员评委能起什么作用?

一个天坛奖,会评出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编剧、最佳男女主角、最佳男女配角、最佳摄影、最佳音乐、最佳艺术贡献,包含了各个工种。通常来说,评委团里最有资格的是导演,因为导演的职业涉猎比较全面,对各个工种都有所了解,因此对各个领域的奖项更有发言权。演员评委通常只是在表演奖上有一定的话语权。

但因为演员奖经常会有明星入围,是电影节里最受关注的大奖,各方评委通常会在演技奖的归属上展开一番激烈辩论。所以,演员评委在演技奖上,也未必也有很大话语权。

曾担任过第48届金马奖评审的作家小野把评审分为三类人:第一类是有主见、果断的强势领导者,第二类是摇摆不定的中间派,第三类是投错看错又偏执的迷糊者。青年演员评委面对一群大导演、资深圈内人,通常只能扮演后两种角色。

第51届金马奖影后的投票环节,完全诠释了这三类人。最初巩俐和赵薇的支持者最多,形成了两大派,都在努力争取中间派。结果迷糊派在第二轮,意外地把赵薇投出局。于是乎,到了第三轮,赵薇支持者便愤慨地把票投给了第三人选陈湘琪,导致最后陈湘琪爆冷胜出。

金马执委会主席闻天祥透露,通常来说,一个强势的评委是可以主导结果的。第53届金马奖中,一位力挺《八月》的评审说服了所有评委去看第二遍《八月》,并让众人都认可了这部影片拿最佳影片。

可想而知,如此环境下,一个演员评委要发挥作用,至少应当具备三种能力——个人独到的见解、能言善辩的口才以及运筹帷幄的博弈能力。担任过戛纳评审团主席的法国著名女演员伊莎贝尔·于佩尔,就具备以上三种能力。她的评审团成员称其为“强势领导”的同时,也为其唱了赞歌,认为她以“自由讨论”的原则完美主持了整个评选过程。

当有媒体质疑于佩尔将大奖给了“熟人”哈内克的作品《白丝带》时,她甚至反驳出一篇有关人性的小论文。

没有谁会质疑这种言之有物的演员评委。遗憾的是,国内鲜有这类演员。反之,大多青年演员在接受采访时,呈现出的是一种“脑袋空空”的状态,绝望的文盲更是不胜枚举。

所以青年演员当评委,不可能指望他们能够给一个电影节的审美带来新鲜感。因为他们既输出不了什么观点,也不可能左右评选的结果,只是吉祥物般的存在。

全球评委都在“革新”

年轻不是群众质疑青年演员当评委的原因,年龄也不应该成为评委的限制。章子怡在2006年去戛纳当评委的时候,才27岁。当时章子怡的四部作品《艺伎回忆录》《十面埋伏》《英雄》《卧虎藏龙》均在欧美发行,并提名了欧美主流大奖。国内国外,没有人会质疑她够不够格。

但近年来,国外电影节似乎也有一个革新评审团的趋势,欧洲三大电影节都相继邀约一些备受质疑的“女演员”当评委。

先是2019年的时候,戛纳电影节邀请了好莱坞95花艾丽·范宁当主竞赛评委。当时她只有20岁,就和一堆40、50岁的导演们坐在一起当评委了。而且她还没拿下过任何一个主流大奖,只有一些童星时期的水奖提名。想象一下赵露思、虞书欣成为白玉兰奖评委吧,微博还不吵翻了天。

而事情还可以更加离谱。2023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邀请了好莱坞90花克里斯汀·斯图尔特,还不是普通的花瓶评委,而是领导整个团队的评审团主席!被她领导的,就有咱中国著名的杜琪峰导演。虽然克里斯汀·斯图尔特从《暮光之城》出道后一直演独立电影冲奥转型,但还没有拿下过大奖,杜琪峰怎么说都比她有资格当主席吧?嫌我们老杜年纪大吗?

更讽刺的是,冲奥失败没拿影后的克里斯汀·斯图尔特在柏林当主席,拿了奥斯卡影后的“惊奇队长”布丽·拉尔森却只能在戛纳当普通评委。

柏林电影节似乎已打定主意,誓要通过“评委争议”获取更多话题红利。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主席是黑人女演员露皮塔·尼永奥,凭借低成本恐怖片《我们》被人熟知,出演过超英电影《黑豹》。而绝对够格当主席的中国导演许鞍华,只是一个陪衬的普通评委。

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所以,环球同此凉热,一个演员有没有拿过奖、够不够格已经不重要了,“有色人种 女演员”才是国际电影节评审的标配,政治正确已经让整个世界癫狂。对比之下,咱的电影节,其实不算特别癫。

而且北影节整体评委团名单还算靠谱。南斯拉夫“鬼才”导演埃米尔·库斯图里卡担任国际评审团主席,绝对够格。他自己的作品曾多次入围三大电影节,且多次当过国际大奖的评委。其他评委中,有三位是业内人,包含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的获得者大卫·怀特、多次提名戛纳电影节的女导演杰茜卡·豪丝娜、《冰川时代》系列动画的导演卡洛斯·沙尔丹哈。

剩下的三位均是国内演员。费翔、马丽、朱一龙,他们仨之所以被北影节选择,因为他们是近期电影市场最炙手可热的男女主演,分别有《封神》《第二十条》《消失的她》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流量。

别人电影节玩政治正确,咱们电影节只是想获得群众关注,并不算过分。但毕竟叫国际电影节,我还是希望咱的电影节不是圈地自嗨,能够走出去、引进来。
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
首页
电影
连续剧
动漫
综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