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香港剧首页 电视剧 为什么现在拍不出《少年包青天》了?

为什么现在拍不出《少年包青天》了?

原标题:为什么现在拍不出《少年包青天》了?

古装悬疑一直都是剧集市场的大品类赛道,2024亦不例外。

前两个月里,《大唐狄公案》《大理寺少卿游》先后上线,前者是标准的历史原型探案剧,后者则融合了轻喜元素,分别在3月初和近日收官。

《大唐狄公案》《大理寺少卿游》(图源:豆瓣)

两部剧都有原著打底,《大理寺少卿游》改编自RC创作的古风漫画《大理寺日志》,同名两季番剧在B站上取得不俗的口碑;《大唐狄公案》来头更大,荷兰作家高罗佩的同名原著享誉国际近百年,曾被译成十余种文字,“Judge Dee”(狄公)一度是西方人眼中“中国的福尔摩斯”。

本以为有IP基础的两部剧会接棒前些年《御赐小仵作》和《唐朝诡事录》的高口碑和高热度,在古装悬疑赛道上掀起新一轮讨论热潮,可惜两部剧的播出数据和口碑均未达到预期。《大唐狄公案》在豆瓣有近4万人打出了5.6的分数,《大理寺少卿游》则有1.8万人打出了6.8的分数。

图源:豆瓣

究其原因,有一个共同点,古装悬疑,重点是悬疑,可是在两部剧中,都有“重设定,轻推理”的问题,致使出现了“节奏拖拉”、“演技油腻”、“推理少”等吐槽声音。

从视听和叙事来讲,古装语境确实可以提供更具想象力和视觉美感的创作空间,但是不能本末倒置。毕竟,悬疑探案剧,案子的精彩程度、破案手法和传递的价值观才是内核。

悬而无疑,有推无理

两部剧自开播起,各种吐槽之声就不断。简单说,悬而无疑,推而无理。主类型是悬疑推理,逻辑却碎了一地。大家被古装悬疑吸引进来,却只见古装,不见悬疑,自然不会给太多好评。

主要的槽点是,《大唐狄公案》将狄仁杰打造成古代“杰克苏”,能文能武,“主角光环”太多,偏重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叙事,没有将原作“去西化、还原东方化”。

《大唐狄公案》周一围饰演狄仁杰(图源:微博)

以“御珠案”单元为例,或许为了丰富观感和突出人物魅力,剧中加了很多冷笑话桥段,狄仁杰在破案之余,还有心情和手下斗嘴。可是这些“闲笔”并未起到效果,反而显得冗余。

这一方面和人设有关,另一方面和主演周一围的表演方式有关。有网友评论,他在说话时用力过猛,恨不得加上十八个表情,浮夸至极。把早年《绣春刀》那套演法变形、放大,放在了这部剧里,完全失去了查案时应该有的沉稳。

《绣春刀》周一围饰演丁修(图源:微博)

刚正不阿的狄仁杰变成了一副乖张的模样,难怪有人评论“看着比凶手还可恨”。

如果横向比较,周一围版的狄仁杰更像小罗伯特•唐尼版福尔摩斯,耍酷、傲慢,能谈恋爱,能打咏春,就是该推理的时候歇菜。文学史上的第一神探,就这样被魔改,能用头脑解决的问题,全都交给拳头。这明显不符合大众对于狄仁杰的传统印象。

不过这亦从另一个角度说明,对于大众普遍熟悉的人物,创作要谨慎,可以创新,但是不要放飞。

《大理寺少卿游》则是给主角开“猫挂”,这在夸张风格的漫画里相对适宜,但是改编成影视剧,终归要考虑电视剧的真实感和剧集用户的口味。

作为改编剧,剧集原创了由任敏饰演的角色“上官檎”。可这个角色没有任何讨喜之处,反而给本来就拖沓的剧情注入更多的水分。还有她那身明显不得体的官服和帽子,只会让观众觉得是小孩错穿了大人的衣服。

《大理寺少卿游》任敏饰演上官檎(图源:微博)

原著中的李饼长着一个“猫头”,在漫画世界中,当然可以如此设置,但是导演没有解决好二次元变成三次元之后,明显水土不服的现象。具象化之后的白猫CG味道很重,不如原著可爱睿智。

更关键的是,主角在危机时刻通过变猫逃出困境,这直接让悬疑变成玄幻,“超能力”在无形中削弱了推理探案的魅力,没有了抽丝剥茧的快感,更遑论恍然大悟的时刻。

以及,《大理寺少卿游》每次破案大多是李饼一个人开挂、陈拾歪打正着,其他人没对剧情推进的贡献较少,与宣传的“大理寺天团”,有些货不对板。

当然,不能否定的是,两部剧都在试图跳出传统古装悬疑剧的模式,这种创新的态度值得肯定和鼓励。

古装悬疑,还有潜力

在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历史上,古装悬疑不乏经典之作。二十年前的《少年包青天》《神探狄仁杰》《大宋提刑官》等剧,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,而它们风行多年的原因很简单,即爱情、奇幻、武打等辅助元素只是蜻蜓点水的点缀,真正抓人的,还是案情本身。

《少年包青天》《神探狄仁杰》《大宋提刑官》(图源:豆瓣)

《少年包青天》自不必说,无数人的童年阴影,尤其在“隐逸村之谜”单元中,那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夜,让多少学生晚上睡不着觉。而这种阴影来自诡谲的案情中心,有严谨的作案和推理手法,用了玄幻的噱头,但是没有玄幻的基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《少年包青天》也是将大众熟悉的人物创新化呈现,将大家熟知的包青天,包装成了一个青年帅哥侦探,这和《大唐狄公案》的手法一致,只是由于演员表演的方式和故事内核不同,出来的效果迥异。

另外,《少年包青天》在细节亦全部围绕“推理”,甚至主题曲《无愧于心》的歌词,也完全是包拯的心境。

《无愧于心》(图源:网易云音乐)

同样是经典古装悬疑探案剧,《神探狄仁杰》的尺度和推理亦值得称道,杀人、验尸的相关情节无形中提高了观众的接受阈值;案件涉及跌宕起伏、丝丝入扣,凶手非常难猜,是一部大众可以跟着剧情烧脑思考的经典剧。剧集的台词也很有意思,“元芳,你怎么看?”一度成为当年热梗。

《大宋提刑官》则是古装悬疑剧的另外一面,它没有过分追求案情的“奇”,而是从复杂的人性出发,用精琢的台词,复杂的人物,道出命案背后的社会问题,是一部人文底蕴深厚的悬疑大作。

特别要说的,三部剧里的主人公面对权贵利益依然刚正不阿,满足了观众朴素的正义观,这亦是剧集能够成为经典的原因之一。但美中不足的是,鉴于当时版权意识淡薄,部分情节有抄袭日漫之嫌,比如《少年包青天》与《金田一》之间的关联。

近两年的古装悬疑剧翘楚当属《唐朝诡事录》《御赐小仵作》和《莲花楼》,三部作品皆在扎实案件的基础上,找到了小切口,放大了悬疑推理的魅力,《唐朝诡事录》重在“诡”字;《御赐小仵作》将主角设定为年轻女性和仵作这一对具备反差的形象上;《莲花楼》用大人物重启人生的逆成长线,融合武侠元素,进行了创新。

《唐朝诡事录》《御赐小仵作》《莲花楼》(图源:豆瓣)

归根结底,脱掉古装的绮丽外衣,悬疑探案剧不管在人物关系、噱头设定和制作上如何创新升级,案件本身都需要扎实的推理过程和征恶扬善的正向价值观,以及关于法理和情理的讨论。

如今“悬疑 ”盛行,不外乎扩展悬疑题材的边界,在悬疑的主类型下,融合进其他类型元素,只是切莫加法过度,反客为主。

不管一部悬疑剧的概念如何炫目,案情本身与人物情感,才是最重要的底色。创作者不妨在文本阶段先尝试放弃古装语境优势,精研探案本身,也许会有超出预期的收获。
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
首页
电影
连续剧
动漫
综艺